1、辞书编撰:
1)大型语料库
2)代表性
3)分析工具。
●用法即意义;
●根据词频编制常用词表;
●根据非语言要素的联结(如语域、历史阶段与方言等),了解和判断不同类型语言的用语特征;
●确定词项的搭配及分布;
●确定某词的义项及用法的分布。
●确定同义词的使用与分布
●了解语境对词义选择、搭配与语域的关系。
2、语法研究
各种语言结构的频率分布;
语法结构与语言的其它层次间的关系,
语言因素与非语言因素之间的关系;
解释讲话者选择一定语言形式的原因;
用实证的方法对语法资源的各种使用模式做出定量定性的分析。
3、词汇与语法的联结
词汇与其语法环境之间的关系;
语法结构与相关词汇环境间的关系;
区分同义词或近义词;
区分同义或近义的语法结构。
4、语篇分析
精确地描写所选语域的语篇特征;
文本符合其语域的一般语篇模式的程度;
用程序(与拼写检查器相似)分析语篇特征;
用自动分析器检索整个文本中某些语法特征。
5、语言变异研究
语域变异
语域间定量的变异可在功能上得到解释;
从句在口语和书面语语域中频率与分布差异;
不同学科的文本之间语言变异的模式的差异;
同一文本中,不同章节的语言特征变化;
进行定性分析,解释语言模式的功能。
6、语言习得与发展研究
儿童语言习得研究;
小学生母语能力的发展;
不同年级的小学生使用情况;
小学生与成人语言比较研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