汉语研究的语料观:
举例说明
文献检索
燕京大学《引得》系列
世界上大约有5000到6000种语言(准确的数字要看如何界定语言跟方言的区别),有文字的还不到一半。
母语习得
二语学得:听-说-读-写
语言差异
方言差异。
历时因素导致的语言差异
索绪尔的做法:
排除差异,找出共性,
(共时)语言学研究的是langue,即同质的、抽象的语言形式,而不是parole,即异质的、五花八门的言语。
结构主义研究的语言是高度独立性的抽象的符号系统。
难题:他们看得见听得着的是异质的、五花八门的言语,要研究的却是同质的抽象符号系统。
早期结构主义者(以美国Bloomfield为代表) 对异质的的言语进行调查,从中找出同质的、共性的形式结构。
贡献:在语音、音位和形态;
局限:在词组、句法层次。
乔姆斯基的做法:
Chomsky提出转换生成语法理论,可以说帮助结构主义摆脱了困境。
他区分了competence(语言能力)和performance(语言使用)。
Langue是凌驾于个人、属于语言社团的抽象系统,
competence是个人能生成无限言语的、根植于大脑之中的语言知识。
Chomsky把句法研究的主要任务视为找出那些能生成无限句子的有限规则。
Chomsky认为:对同一语言来说,他不需要做语言调查,强调 “语言直觉”。
语言是生理和心理现象,人们说出来的话(即实际语料)不能完全反映语言的本质。
最有力的证据就是人们能说出他们从来没有听别人说过的句子。
语料库是有限的,语言是无限的。
Chomsky理论的弱点:
一否定了语言的社会性。
二忽视语料库的作用。